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初学者课程:T3自学|T6自学|U8自学软件下载课件下载工具下载资料:通资料|U8资料|NC|培训|年结积分规则 | 使用常见问题Q&A
知识库:U8 | | NC | U9 | OA | 政务U8|U9|NCC|NC65|NC65客开|NCC客开新手必读 | 任务 | 快速增金币用友QQ群[微信群]
查看: 4433|回复: 4

[ERP相关] 关于ERP的财务重点成本核算处理——作业成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1 15: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账号

×
一、作业成本管理的主要特征
  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Costing ManagementABCM)是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ABC)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同时将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并动态反映,进行成本链分析,包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等,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1.作业成本管理(ABCM)的核算要素体系。作业成本管理涉及的四大核算要素是:资源、作业、成本对象、成本动因。其中前三个要素是成本的承担者,成本动因则是导致生产中成本发生变化的因素,只要能导致成本发生变化,就是成本动因。
  (1)资源。作业成本管理中的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换言之,资源就是指各项费用总体。作为分配对象的资源就是消耗的费用。资源如果直接面向作业和成本对象分配,就是传统成本法的直接材料。
  (2)作业。作业是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集合体,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其生产经营的目标所进行的与产品相关或对产品有影响的各项具体活动,作业活动贯穿于动态活动的全过程。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作业都能形成产品价值或称作业价值,所以,一般又将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增值作业”,反映作业消耗的有效性;而“非增值作业”则反映作业工作的无效性。根据企业业务的层次和范围,可将作业分为以下四类:①单位作业:使单位产品或服务受益的作业,它对资源的消耗量往往与产品的产量或销量成正比;②批别作业:使一批产品受益的作业,作业的成本与产品的批次数量成正比;③产品作业:使某种产品的每个单位都受益的作业;④维持作业:为维持企业正常生产,而使所有产品都受益的作业,作业的成本与产品数量无相关关系。通常认为前三个类别以外的所有作业均是支持作业。
  (3)成本对象。成本对象是企业需要计量成本的对象。根据企业的需要,可以把每一个生产批次作为成本对象,也可以把一个品种作为成本对象。在顾客组合管理等新的管理工具中,需要计算出每个顾客的利润,以此确定目标顾客群体,这里的每个顾客就是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可以分为市场类成本对象和生产类成本对象。市场类成本对象的确定主要是按照不同的市场渠道不同的顾客确定的成本对象,它主要衡量不同渠道和顾客带来的实际收益,核算结果主要用于市场决策,并支持企业的产品决策。生产类成本对象是在企业内部的成本对象,包括各种产品和半成品,用于计量企业内部的生产成果。
  (4)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指的是解释发生成本的作业的特性的计量指标,反映作业所好用的成本或其他作业所耗用的作业量。成本动因可分为三类:①交易性成本动因 计量作业发生的频率,例如设备调整次数、定单数目等。当所有的产出物对作业的要求基本一致时,可选择交易性成本动因,以家电制造企业为例,安排一次某型号冰箱生产或处理同一型号产品订货,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与生产了多少产品或订货的数量无关。②延续性成本动因 反映完成某一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如果不同数量的产品所要求的作业消耗的资源显著不同时,则应采用更为准确的计量标准。例如,工艺流程简单的产品每次所进行的设备调整时间较短,而工艺流程复杂的产品所需要的设备调整时间较长,如果以设备调整次数为成本动因的话,则可能导致作业成本计算的不实,此时以设备调整所需要的时间为成本动因更为合适。③精确性成本动因 直接计算每次执行每项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成本。在每单位时间里进行设备调整消耗的人力、技术、资源等存在显著差异的情况下,则可能需要采用精确性成本动因,直接计算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成本。
  2.价值链分析是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ABCM将成本看作“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的函数,并以“顾客价值”作为衡量增值与否的最高标准。一方面,将顾客的需求与企业的作业发生,资源的消耗,成本的形成等联系起来,从而有利于从作业的角度权衡成本和顾客价值;另一方面协调组织企业内部的各种作业,使各种作业之间环环相扣,形成较为理想的“作业链”,以保证每项必要作业都以最高效率完成,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而为扬长避短,改善成本构成和提高作业的质量及效率指明方向。
  3.挖掘成本动因以寻找引起浪费的根源,以供应链成本最小为目标。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只注重商品投产后与生产过程相关的成本管理,忽视了商品开发、设计、物流等的成本管理,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挖掘成本动因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出产生非增值作业的根源,从而彻底地消除其相应的非增值作业以达到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因此作业成本管理以客户价值增值为导向,融合精益采购、精益设计、精益生产、精益物流和精益服务技术,把精益管理思想与成本管理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精益成本管理。它从采购、设计、生产和服务上全方位控制企业供应链成本,以达到企业供应链成本最优,从而使企业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
  4.及时、有效地提供成本控制所需的相关信息。作业成本管理将企业视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企业商品凝聚了在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作业链同时表现为价值链。从而将成本管理的着眼点与重点从传统的“商品”转移到了“作业”,以作业为成本分配对象,这样不仅能够合理地分配各种制造费用,提供较为客观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够通过作业分析,追根溯源,不断改进作业方式,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实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
  
发表于 2010-8-11 12: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学学,谢谢
发表于 2010-8-11 16: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学习……
发表于 2010-8-14 15: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学到点东西了,慢慢积累!
发表于 2011-12-14 16: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成本,有几家能做,哪家在做,讲一讲,学习
回复 点赞 拍砖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站长微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用友之家 ( 蜀ICP备07505338号|51072502110008 )

GMT+8, 2024-6-2 04:02 , Processed in 0.04607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