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用友制造】用友:“云制造”应“云”而生

2011-7-15 22:05| 发布者: stonys| 查看: 2111| 评论: 1|来自: 用友软件

摘要: 事实上,不管是何种制造模式,其中都有很多共性正在体现。如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的一体化,以及制造流程化等。相比较其他行业而言,由于制造业涉及各种用于生产制造的资源,而且非常密集,如设备、人力、资金、厂房 ...

事实上,不管是何种制造模式,其中都有很多共性正在体现。如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的一体化,以及制造流程化等。相比较其他行业而言,由于制造业涉及各种用于生产制造的资源,而且非常密集,如设备、人力、资金、厂房等,尤其目前制造业的产业链越来越长,其路径也日益广泛,因此对于制造业企业的管理也变得非常复杂。

另一方面,经过20年的发展,企业对信息化的意识不断地加强。他们的需求跟制造业有相关性,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包括个性化的要求,贴身的要求,会越来越多,所以他们也需要更加针对性的专业化的服务。
大连用友软件有限公司行业资讯部高级咨询顾问李雪全认为,云制造是应运而生的。

制造即是服务

制造业的复杂性和服务化趋势使得云计算这一理念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制造业的核心就是要有效地做好各种资源的计划,因此各种制造业的资源可以看做是一个云。”这是用友对云的一种理解,“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这样一个资源云上形成一个创新的制造业,将中国制造资源用的更好。”

在IT技术方面,李雪全认为:IT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应用基础,不管是基础设施的应用还是互联网的应用都日趋成熟,尤其在云计算大行其道的今天更是如此。而在制造技术方面,许多融合了最新制造技术的产品开始不断向客户推出,制造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和复杂,需要更加有效地利用。此外,与制造资源密切相关的物流技术,包含GPS、无线射频、RFID、以及条码等在内的物联网技术,这些技术的出现和互相之间的交叉融合为云制造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IT简化是大趋势,改变需既要勇气,也需要细心的准备,才能在虚拟化、云计算应用的高潮中如鱼得水,应对自如。在这样的云计算风雨满楼的形势之下,制造企业的信息系统如何优化和再造?值得认真探讨,长期探索!

在谈到云制造概念时,李雪全说:“云制造是制造业从建立工厂到发展成规模化制造业集团,从面向区域到面向全国、再到面向全球的必然趋势。”

行业或企业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对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相关资源,也包括外部共享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标准、规范、可共享的制造服务的制造模式。它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制造技术、物流技术以及新兴物联网技术等交叉融合的产物品,是“制造即服务”理念的体现。

他还说资源的概念成为云制造的核心,展望云制造未来应用的远景可以预见,届时各个制造企业所拥有的各种制造资源都可以放到一个公共的资源池中,并分享给更多的企业使用。当一些制造企业的资源有富余时,他们就可以将相应的资源租赁给相应的企业,以实现更高的效益。

另外,对于那些有需求的企业来讲,他们不需要通过复杂的资源配置,只需要从公共的资源池中共享资源即可。“当然,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通过云计算及云服务制造来完成。”李雪全说:“云制造平台的建立一定要能够把这些资源很有效地管理起来。”

与云计算中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等相比,在云制造中,其资源不仅包括传统云计算所包含的数据信息资源、IT资源等,更重要的还体现在传统的设备资源、工装模具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李雪全形象地将它们称为软资源和硬资源,他认为,只有将这些资源梳理清楚,才能将其共享到公共的资源池中,进而为其他制造企业所用。

资源的梳理只是实现云制造的基础,要实现公共资源池中的资源自由调配,还要建立起整个云制造运行支撑平台。其中包括云服务的调度组合管理、云服务运行与监控等等,并且要与云制造的用户紧密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资源的管理。通过这样一个云制造平台的建立,对于最终的使用者而言,他们所获取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服务,这里不仅包括研发设计的服务,同样也包括制造过程、供应链管理、营销、支持服务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

展望未来,云制造的应用形式将会是用户将一个任务提到云制造平台上,平台中的各种执行程序通过对资源的调配就可以为用户提供相关的服务,最终该任务完成后平台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与云计算主要针对信息资源的融合不同,云制造融合了更多的生产设备和制造流程等,其复杂度更高。因此,云制造作为“制造即服务”的体现,面对更加复杂的环境,其如何落地应用才是制造企业最关心的。

资源平衡协同云制造

在生产制造方面,集团型制造企业往往需要进行多地点的协同制造,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会着重关注如何有效利用集团资源,并实现资源的统一和平衡调度。将企业所拥有的富余的加工能力和资源,如机床、检测设备等释放出来,放到一个公共资源池中,就能在一个区域内实现制造服务的扩展。

从集团企业研发设计服务平台到集团企业业务资源平衡调度服务平台,这些基本上都还属于企业私有云的层面,及区域性加工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打造,公共云便随之建立起来。

除此之外,在面向公共云的云制造中,包含在线监测、维护大修、整体解决方案等在内的制造服务化支持平台的建立可以进一步扩展云制造平台的应用。未来还能建立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物流拉动的制造服务平台等等一系列的新型服务模式。

在云制造的私有云范畴,主要还是依托集团型制造企业来开展,在公共云层面,它所包含的就不再是单一的企业,而是由整个企业群所组成。李雪全认为未来公有云的实现复杂度会更高,相对而言,私有云则更加简单易行,这已经在企业中形成共识。

谈及云制造服务,李雪全为其总结出六个方面的特色:按需动态构建,即按照用户需求随时随地提供服务;互操作,即支持制造资源之间与制造能力之间的互操作;协同,即面向制造的多用户协同以及大规模复杂制造任务的协同;异构集成,支持分布异构的制造资源和能力的集成;敏捷快速响应能力,即可以敏捷、快速、灵活的组成各类制造服务以响应需求;全生命周期智慧制造,即服务于制造全生命周期,利用智能信息制造技术实现跨阶段的全程智慧制造。

“云制造”是大势所趋

从MRPⅡ到ERP再到今天的云制造,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应用已经超过30年。李雪全通过梳理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表示,云制造的出现可谓是大势所趋,而过去所开展的MRPⅡ和ERP的应用,都在很大程度上为云制造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在MRPII应用阶段,制造业信息化主要还是集中在物料管理方面,并逐步个扩展到财务及企业内部资源的应用上。到了上世纪90年代前后,ERP的概念开始出现,并将制造业信息化扩展到产供销进销存、人财物等多个领域。在当时,制造业信息化系统主要还是专注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

目前,ERP的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企业内部,也开始关注企业的上下游,以及整个供应链的整合。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企业内外部信息交流的增加和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云的概念开始兴起,云制造使得企业围绕各种制造资源开展各种计划成为可能。

同时,云制造的出现不仅与IT技术的发展脉络相吻合,与制造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也密切相关。目前,许多集团型制造企业都是由单一的工厂发展而来,在单一工厂的发展阶段,MRPII、ERP等管理信息系统完全可以满足企业内部供应链、采购、管理、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管理需求,但当这些企业发展成为集团型企业后,多工厂的组织结构开始出现,企业上下游的协同也更加密切。于是,企业内部的应用集成和企业外部产业链的协同成为新的管理需求。基于云架构体系,面向全球范围内制造资源计划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如果说企业内部的应用集成属于私有云的范畴,那么依托电子商务向外拓展的产业链的协同则属于公有云的范畴。如今,这两个方面在制造企业中都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而这也是未来实现云制造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pdsxf 2022-8-26 17:42
云发展的太快了

查看全部评论(1)

QQ|站长微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用友之家 ( 蜀ICP备07505338号|51072502110008 )

GMT+8, 2024-6-20 13:03 , Processed in 0.02819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