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账号 登录
用友之家-用友软件论坛 返回首页

cf2928的个人空间 https://www.oyonyou.com/?19706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用友NC产品研发全程实录

热度 4已有 1848 次阅读2012-5-19 22:04 |个人分类:用友NC| 用友NC, 管理软件, server, 中国, 故事

1998年,SQL server 7发布,比尔·盖茨非常骄傲地向世人宣布:"我们的高端数据库产品之所以如此优秀,是因为全球顶尖的数据库专家有一半多在微软!"按照盖茨的理论,要将一个软件产品做到最好,必须有最优秀的人才。

  2002年,用友高举"协同商务 集中管理"的大旗,要打造中国高端管理软件第一品牌--NC,他们和盖茨拥有一样的自信。这自信的源泉同样来自于用友拥有国内管理软件方面的一大批高级技术专家。

  用友不是微软,但她和微软一样,能够培养和吸引许多技术人才,并用一个共同的目标,将他们凝聚在一起,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段段精彩的故事……

  决 策

  公元2000年初,国内IT界正爆炒".com",对互联网的无限狂热使上到投资商,下到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不顾一切地扑向网络公司。而此时,国内知名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公司--用友,却悄悄地酝酿着向高端ERP进军,".com"的热度,似乎没有对它的决策层产生太多影响……

  战略升级

  早在1997年底,已经在财务软件领域获得初步成功的用友,开始着手开发管理软件,技术目标之一是实现跨平台运行。经过近两年多的开发和实践,虽然管理软件没有完成批量交付的目标,但基于Java技术的软件架构得到用户认可,订单随之而来,随后诞生了网络财务软件9.0。当时国内财务软件的竞争进入残酷的价格战,财务软件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企业对管理覆盖面更宽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的需求不断增长,用友的决策层日益感到产品升级的紧迫性。而高端ERP软件市场,对当时的国内软件企业来讲,尚属一个空白,国外的SAPORACLE等大型管理软件公司则早已在此方面积累了多年的经验。"不跟上市场的需求就等于放弃市场,不向行内高手看齐就等于自取灭亡",用友高层意识到战略升级势在必行。

  2000年,用友决定开发高端ERP产品,当时,摆在用友面前的道路有两条,一是将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8.0系列产品直接升级到高端ERP;二是另起炉灶,成立专门的高端ERP软件开发部,开发全新的高端ERP。用友的决策层和技术主管人员就此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很多人都偏于第一种选择,甚至都想好了利用8.0在各行业应用实施经验和9.0在跨平台上的技术,将8.09.0进行合并的产品升级方案。但简单的尝试便否定了这一取巧的作法,因为8.0的用户以中低端为主,其需求难以向高端ERP升级,而对高端ERP有需求的高端用户,一般的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更需要一步到位地高端ERP

  结果很简单,升级的方案只能选择第二种。做全新的产品。"2000--新产品--新世纪--New Century,就叫NC吧!"王文京为NC拍了板。

  2000年元旦,王文京提出了"全面升级 扩张发展"的企业战略,并将战略核心锁定在四个方面:

  1.生产和业务领域从财务软件全面升级到管理软件;

  2.产品从单一的通用软件向通用软件加行业应用软件升级;

  3.目标市场从中端和中低端的市场,向中端和高端市场全面升级;

  4.公司的经营模式,即业务定位从单一软件提供商向软件产品解决方案和应用服务提供商全面升级。

第一次陷入人才困境

  新战略的提出,从根本上确定了NC在用友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地位。然而正当用友准备为NC的全面启动摩拳擦掌的时候,互联网经济的热度也笼罩到用友研发中心的上空。

  "自己创业的机会来了!"

  "南方有很多投资商,正拿着大把的资金找项目呢!"

  "给自己干,心情好一点点,工资高一点点!,至少还有期权!"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研发中心弥漫着一种动荡的浮躁情绪,陆陆续续有不少人被.com所网络。从2000年元旦,到20006月份,用友研发中心走掉了为数可观的熟练研发人员!

  首战不利,NC推进迟缓

  20003月到7月期间,技术方案、系统管理、开发规范等工作初步完成,为NC开发打下了基础。但是NC开发整体推进迟缓。由于市场和用户的压力,有限研发资源的绝大部分被投入到8.09.0产品的维护开发上,NC的开发资源严重不足。由于要采用新的技术架构(J2EE),论证和实验的工作量巨大。当时NC开发人员最多也不到30人,产品定义、产品需求在这个阶段只初步完成。

  邵凯领命

  NC的研发如何推进?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问题。由于公司的财务软件发展背景,有大型管理软件开发经验的人少之又少,可参考的资料也奇缺。

  用友的目光逐步聚焦,最后,落到一个人的身上,他就是当时负责用友服务经营的副总经理-邵凯。

  时年36岁的邵凯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拥有计算机硕士学位。1991年加入用友,曾是用友公司最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之一,也是最有实战经验和管理思想的软件开发管理者,担任过用友软件开发部经理、副总工程师、副总裁、质量总监等职。多年的开发和市场经验,加上对用友的感情和对民族软件事业的追求,把邵凯同用友高端ERP紧紧融合。

  "必须有人承担创造中国高端ERP的使命!

  在中国,做大软件、做高端ERP,用友公司最有资格!

  应用方向、核心人才、过程控制是软件开发的三大要素,风险可以逐步评估出来。

  应尽快明确产品方向,使研发工作进入正轨,通过控制一个个的过程来规避风险。

  ......"


  抱着这样的信念,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200010月,邵凯从王文京手中接下了NC的研发任务,被任命为研发中心总经理。
  邵凯随即组建研发中心NC本部,明确产品方向,组织深入用户的调研和分析,用户应用导向成为NC研发人员工作的主题。而此时的邵凯正在考虑NC总体组的新增人选,这是用友大型ERP开发组织的核心团队。其主要职能是软件架构设计和规范方案制定。逐步建立负责产品和组件开发的产品开发部门。但此时最关键的问题是人的问题,没有优秀的人才组成核心团队,如何做国际水平的高端ERP

  追随智慧

  大型软件开发,技术是手段,团队是基础,人才是灵魂。

二次陷入人才困境

  团队形成、方向明确,按理应开始轰轰烈烈的NC研发了,不幸的是,前期离走人员的影响尚未来得及弥补,一次更大的走人行动发生了。深圳的一家投资商,以极具诱惑的条件,将用友研发中心的十多名员工,包括几名有经验的技术骨干,一齐拉走,在离用友大厦仅100米的地方新辟了一家公司。顿时,本身就缺人手的NC本部一片迷雾,又一夜未眠的邵凯上班后异常镇定。"所有的工作照常,进度不能耽误!",刚刚组建的NC总体组会议上,骨干成员在空前的困难面前没有退却,对项目作了精细的规划。留下的NC本部成员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将NC的各项工作逐步展开,另一方面邵凯开始积极引进更多高级技术人才。

  在整个NC的开发中,动用了数百人的开发队伍,技术核心的力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但有最初的骨干成员,更包括了后来进入用友的一些高级技术人才,他们很快便融进了NC开发的大团队中,为推出更好、更完善的ERP产品奉献了自己的才智。在用友,流传着NC本部新加入八大金刚的故事。

  专注技术的"金刚"

  杨望春:湖南人,35岁,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专业,现为NC产品研发中心副总工。

  杨望春,做软件14年有余,邵凯人才库中的重要人物,国内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的顶尖高手。
   
  万能的"二进二出"

  杨望春投身财务软件是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还未入学就能做简单账务。到了1988年,正在北师大读研究生的他答应为一家中日合资的西服厂商开发内部财务软件。从此,杨望春开始了与财务软件的"不解之缘"。杨望春的软件思想超出一般的程序开发概念,提倡平台理论,应用必须结合具体用户需求二次架构。按照杨望春的平台理论,真正做应用软件的应当是咨询和实施人员。

  当时,市场上做财务软件的公司只三家:用友、万能和先锋。相比之下,杨望春更喜欢万能的财务软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万能的老板,杨望春从界面到易用性都提出了不少建议。两人谈得非常投机,万能老总立刻邀请杨望春来公司上班。

  杨望春开始只同意为万能做兼职,替他们做升级版本。但一年后,杨望春终于进了万能。这一做就是6年,他自己也升职到技术副总,风光无限。但此时杨望春却有了自己的困惑,感觉到万能体制存有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感觉不到乐观前途的情况下,我是在万能最辉煌的时候选择了离开。"杨望春有些无奈。

  但在接下来一年多,万能进行了机构重组后前景顿显光明。万能上下都邀请他回去。当时,用友的王文京、郭新平也在力邀他加盟。但在万能的老用户、老部下万般劝说下,杨望春割舍不下朋友和情感,一口干完杯中的酒,杨望春"二进宫",重返万能。

  现实与理想并不一致。万能调整了体制,但没有真动作。到200010月份,万能开始走下坡路。杨望春实在感觉不到希望,硬着心性从万能"二出宫"

  邵凯把准时机,盛情邀请;杨望春欣然加盟,马上参与了NC的整体框架、产品讨论以及优化工作。

  对于"钟情"用友后的感受,杨望春说:"与国内的其他软件公司相比,不论是环境、管理还是发展,用友都比较成功。用友的企业气氛非常好。既有前景,又有压力,还有成功的产品、科学的管理机制、团结的技术团队,以及思路明晰的高层班子。我对这次转职比较满意。我的平台思想在用友找到了最好的土壤。"

  不给面子的"金刚"

  邓适宜:1963年生,湖南长沙人,现为用友公司U8事业部总设计师。

  邓适宜沧桑的遭遇让他养成不服输的性格,面对邵凯的"一见钟情"他一再拒绝。于是,他成了不给用友"面子""金刚"

  邓适宜认为自己在面向对象(Object Orinted,下简称OO)方面有发言权。他说:"我最初在UNIX平台下做项目,随后转移到Windows平台下。因为对UNIX系统的大型数据库的原型比较熟悉,并产生了面向对象的思想。当时尽管还没有OO的开发工具,但是在应用方面我开始尝试做面向应用对象的工作。"邓适宜当时就持有这样的观点:开发工具可以不面向对象,但做出来的软件可以面向对象,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不能代替面向对象的应用软件。

  正是上述诸般观点,曾使得邵凯对他是"欲求不得,欲舍不能"

  苦 恋

  初次见面是在用友公司,双方抱有不同心态。邓适宜是为了双方的合作而来,而邵凯则"醉翁之意不在酒"。虽然现在回想起来那只是一次比较短暂的会面,但邓适宜的开发经验和想法深深打动了邵凯的心,而这些也是NC研发需要的。

  和邵凯谈完合作后不久,邓适宜去了广州,开始同一个投资方一起准备新公司的开张。"当时已经做好了公司注册准备,市场策划也差不多了,一千多万的前期投资也基本到位。没想到,此时邵凯邀请我加盟的电话打了过来",邓适宜回忆道。此后,邵凯时刻在打听邓适宜的动向,打算在最佳时机发出加盟邀请。在得知邓适宜准备在广州另起炉灶之际,邵凯无法再等了,但得到的回复却是谢绝。

  后面的发展并不如邓适宜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处理投资和业务关系方面耗费大量精力,使他在研发上无法深入。邓适宜说:"小的软件公司必须要有优势的产品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力。如果我的技术出现退步,不能保证产品领先,这样下去,公司前景难测。"

天平倒向用友

  邓适宜在广州的遭遇被北京的邵凯看在眼里,他认为这是难得的良机,于是决定亲自与邓适宜面谈。

  2001年夏末的一个早晨,邓适宜忽然得知,邵凯和他的助手用友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杨祉雄就要飞来长沙与其面谈,并说他们已经在机场,将搭乘最近的一班飞机。虽然心存感激,但在没有决定舍弃新公司之前,邓适宜没有给邵凯任何承诺,并告诉杨祉雄:"你们可以来,但我只有2个小时和你们谈"

  此次见面,邵凯更多的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认可邓适宜的事业追求,但同时又坦诚地问道:"两种选择,一种是大公司提供好平台,让一个强势团队来实现你的想法;另一种则是你自己把小公司做大。两者比较,是前者的成就感更强还是后者……"

  善良的攻心战,使邓适宜的思想产生了动摇,天平最终倾向北京。他说:"让我最终下决心加盟用友的最大原因,是用友的两位老总专程飞来长沙邀请,我感激不尽。"

  在NC的开发过程中,邓适宜参与推动了面向对象的开发技术。据统计,NC系统共有9000多个对象(组件)可以根据应用的设计灵活组合。

  不可或缺的"金刚"

  李东军:北京工业大学毕业,现为NC本部应用专家,是NC人力资源应用方案的代表人物。

  用友看中我哪里

  李东军曾是一家国内最知名的人力资源软件公司研发主管,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开发长达6年。人力资源管理是NC中的重要应用,但邵凯苦于无领军人物。

  20014月的一天,在用友大厦4楼的大会议室里,邵凯和李东军面对面坐在了一起,NC项目对人力资源管理部分的迫切需求让两个人有太多的话要聊。

  "我的填缺工作"

  李东军进入用友的第一天,就意识到面前问题的巨大。因为在此之前,这个领域对于用友来说是个空白,加之同事对人力资源管理也没有深刻的理解,这一切都需要李东军来改变。

  普遍地讲,现在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的位置相对比较弱,这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发展的瓶颈。但随着知识密集型公司的增多,企业管理更多的是体现对人的管理。李东军认为虽然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在NC中占据的不是最重要的位置,但未来会在整个系统中达到10-15%的比例。对此,李东军非常有信心。

  李东军还认为,人力资源产品本身和企业管理、文化结合得很紧密,而用友早期的很多产品,比如财务和进销存,都是从业务角度出发,需要很多精确的业务处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很多事情可以量化,但不能纯粹的量化,举个例子:如果59.5分代表对某员工评定不及格的话,那这个软件肯定没有办法使用,也就是说人力资源软件中要考虑很多人性化因素。而且这类软件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再加上每个行业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特色和相关文化,要求软件要支持不同类型的公司文化。李东军说:"我把这种思想不断地传输给其他人。尽管开始有很多时候大家不理解,认为不需要做到这个程度,不过大家的意识在逐渐改变,现在产品已经发版了,我很满意。"

  樊冠军:NC平台的建造者

  樊冠军:男,27岁,长春光机学院毕业,现为NC系统平台设计负责人。

  来用友之前,樊冠军一直担任佳软公司的研发主管。但逐渐感觉所做的产品维护工作量太大,功能过于简单,结构不清晰等;而自己的架构设计无法实现,于是便产生了去外企大公司寻找机会的念头,并在某招聘网站发了一份求职信。仅仅过了半小时,他就收到了一份来信,落款人是邵凯!

  樊冠军一到用友,片刻未歇,便参与了用友的"凤凰岭封闭开发"。国内公司开发软件,很少有面向架构的,往往都是面向功能。但樊冠军根据自己多年的开发和管理经验,提出了模板和平台的机制。当时用友的NC系统开发已经进入详细设计阶段,很多人认为为确保工期,要先面向功能,把功能模块做好,再组成架构平台,这样即使平台失败了,还有功能。由于架构转型所付出的代价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在封闭开发开始的一个月时间里,开发团队为此争论不休。2星期后,邵凯和他的助理隋宝华支持樊冠军的意见,NC的架构开始重大调整。

  而樊冠军已经暗暗的用五千行Java写了一个DEMO,把自己的思想用实例表现出来。当DEMO摆到NC的应用和技术专家组面前的时候,所有人都眼前一亮,--"这就是我们要的!"随后,补充和调整的资源可以使NC平台先于应用组件开发,所有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为这样的设计充满挑战。

  樊冠军解释道,NC的系统平台就像一块主板,功能模块就像一块块插卡。NC的软件可以做到即插即用,任何一个业务模型产生的效果可以在其他的模块中很快地表现出来。樊冠军说:"因为NC更多的是在用户现场实施,这样的设计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灵活的配置。"NC的平台包括业务信息交换平台、动态会计平台、预警平台、工作流平台和二次开发平台。

  20016NC封闭开发期间的第二天凌晨5点钟,急促的敲门声把刚刚入睡两个小时的邵凯惊醒,樊冠军着急的说"我老婆快生了!"眼睛都有些睁不开的邵凯好不容易才找到自己的车钥匙,当车速达到180迈时,邵凯才完全清醒。几个小时之后,樊冠军的"千斤"降生。

""老板到""员工

  王健:35岁,辽宁人,研究生学历,现负责NC生产制造系统总体规划。

  七年的MRPII老板加入用友

  王健在天津做了七年老板,来用友之前,内心深处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1994年,还在就读研究生期间,王健和两个朋友一起激情万丈地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天津企星",主做MRPII管理软件。19971998年他们公司发展得极为红火,客户也很多。

  在辛苦努力地做了七年之后,公司发展速度越来越慢,王健陷入了困惑和苦恼之中。他想去外面的大公司看看,一则开阔视野,再则也能在一个大平台上学习和提升。

  他把目光瞄上用友、SAPOracle。由于对民族软件产业领袖的钦佩,王健首先给王文京发了一份Email。很快,用友的人来了,他们是主管研发的副总邵凯和主管服务副总章培林。没过几天,王健就成了用友的一位高级研发骨干。

  "王健的到来,丰富和完善了NC的企业供应链产品,使之成为了一套真正完整符合中国企业应用需求的高端ERP"采访中,邵凯对王健大加赞赏。

  就在本次采访的最后,我们获悉200246日,NC生产制造的第一单--用友与广州金发公司的订单成功签署,浓郁甜美的香槟酒中,一向沉稳的王健终于笑了……

  "金刚"变成狼

  刘杰:江西人,现为NC管理软件事业部高级经理

  NC产品的重要指标包括优良的性能和系统的灵活性,数据库的设计是关键之关键。拥有丰富的数据库应用经验的刘杰,被任命为NC产品的数据库设计整合小组负责人,他带着数据库设计专家小组在凤凰岭封闭一个多月,提出了供评审的数据库设计方案。提交由总体组、相关产品设计人员和产品开发经理组成的评审组评审。几天之后,刘杰得意洋洋地拿出众多人签字的评审记录请总设计师彭六三做最后签字,与审批其它评审记录不同,彭六三表情平静,字没有签,却告诉刘杰:邵凯请来5名国内外高水平的数据库专家。凤凰岭上,国际标准的数据库评审会议持续了三天,一个月后,NC数据库设计方案才正式发布。

  刘杰还是NC组中少有的几个从技术转向市场和销售的骨干之一。而用友对于他来讲,也是两进一出,当然,几年前离开的原因是当时用友在产品方面的转型,取消了当时刘杰所在的部门和产品组,刘杰于是成为一家公司的老板。回到用友的原因是希望专注产品和业务。

  刘杰的特点是全面,自己有开公司的经历,使他在产品的设计、技术、应用、市场、销售等环节都有见长。

  今年年初,一线销售吃紧,由于亲身参与组织了NC供应链的开发,刘杰从技术的职位上被直接任命为高级销售经理,主抓全国供应链市场。但当他前往沈阳打第一单的时候,却遇到了未曾想到的尴尬。

  事情很简单,当时刘杰面对众多与会者和潜在客户进行一个重要的产品演示和讲解,不知道是过于紧张还是对东北市场用户的分析不足,以至于未能充分控制节奏,对一些问题也没有很技巧性的回避,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一次独立代表公司外出打单就遭此挫折,是刘杰在以前的技术生涯中未曾经受过的。场面的尴尬让这个硬朗的汉子有些顶不住了,自尊心遭到了打击,信心也开始动摇。

  在北京的邵凯很快得知此事,他没有责备刘杰,而是给刘杰发去了一封EMAIL,内容是"狼群的故事""……狼在捕猎的时候,通常是十次出击才会有一次成功,而正是这一次成功就足以使狼产生再次出击的激情……"邵凯在邮件中就打单的事一句未提,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没有收到刘杰的回信。邵凯以为邮件发丢了,因为刘杰平时都是有信必复的。其实刘杰早已收到了邮件,看完后的心情让他无法用言语和文字来表达对邵凯的感激。

  2002年春节上班后,刘杰将更多的精力投在了销售上面,回公司的时间不超过五天。有妻儿的他,惟一能做的,就是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我们这里强调以人为本,无论是什么工作,都希望每个员工能找到成就感。我现在的工作已经得到了别人的承认,心态自然就好了。在这里,只要你有发展愿望,就能提供给你发展的机会。我在市场和销售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

  现在的刘杰,踌躇满志,他正在和国外的几家强劲对手抢夺市场。采访中,他告诉记者,马上就有几个大单的新闻就要发布了,而签约方的代表之一,就是他!

明天将走向何方

  2001518日,用友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上市当日的开盘价为72元,收盘价为92元,最高价达100元,成功地从股市上募集到近9个亿的资金。上市的成功和互联网泡沫的破碎使很多离开用友的人开始回头,用友并没有忌讳前嫌,张开宽容的怀抱,迎接他们的回归……后面的故事会继续,伴随用友NC团队的壮大,伴随中国人的骄傲-用友高端ERP-NC走向世界。

  20011230日,NC2.0版通过发版验收。200211日,用友重组,NC事业部成立,升为集团高级副总裁的邵凯兼任NC事业部总经理。此时的NC事业部已不单纯只负责NC的开发,同时还代表着用友的明天。

  2002416日,北京嘉里中心,"用友ERP-NC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推介会"隆重举行。会上,邵凯面对100多家厂商和媒体代表,一并推出了NC在集中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应用和10多个行业的解决方案以及应用案例。

  面对成绩,邵凯感慨万千。"今天NC的成功;依靠的是用友多年的积累,依靠的是凝结了众多用友人的心血,更得益于源源加入的软件精英,得益于贵人相助!"

  明天更光明

  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大型企业、集团型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为适应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和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迫切需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端ERP产品是它们提升竞争力的有力工具。

  邵凯和他的团队正肩负着这个使命,努力打造国内高端ERP软件。

  当问及邵凯的新人才战略时,邵凯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他透露:用友ERP-NC的国际版本正在规划,而且已经有几个北美的优秀技术人才正在谈,估计年底用友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将补充数名国际高手,用友的研发队伍正在朝国际领先水平迈进。在这里,我们祝愿他们一路走好。

  邵凯访谈:

  《程序员》:用友自主开发高端ERP,不像别的公司,完全采用收购。对于人才方面,用友更多的是吸引,不用通过并购将一个繁冗的公司体系全盘接受,用友挖掘的是技术精髓和人才精髓,那么,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什么?

  邵 凯:资本运作方面,我们的并购也是在行动的,像与IFS合资,收购华表、汉康等


路过
3

雷人
1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sdyzr 2012-6-8 12:30
不好意思点错了!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账号

QQ|站长微信|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用友之家 ( 蜀ICP备07505338号|51072502110008 )

GMT+8, 2024-6-4 09:48 , Processed in 0.03643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